联系电话:025-86455271校长信箱  个人中心

你是否也存在这些有关心理咨询的误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1 阅读次数:131

      心理咨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它的神秘感已经在我国逐渐消失,代之以目前大量的心理咨询师的出现和老百姓对心理咨询的不再忌讳。但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在心理咨询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认识误区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心理咨询师、来访者、来访者的亲友和普通大众。常见的误区有以下五种:


       一、认为来访者文化水平较低


      其实不一定。例如许多来访者的知识层次较高,为此针对自身的问题曾查阅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获得的信息量也很大,且自身智力水平很高。但问题是,越是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克服自己的痛苦,也许痛苦会越大(比如失眠患者,越是学习睡眠知识,恐怕越要失眠)。相反,某些愚钝的人不用宣传和教育,自己却能活得平静而幸福。“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咨询师自己可能也会受此认知误区的影响。

    
       二、认为来访者分不清“是非”与“对错”


      也不一定。例如许多来访者是完美主义者,平时恰恰表现出极高的是非观念。但是这只是在顺利时,这种明辨是非和勇于坚持的精神,能够使其心理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取得更好的行为效果(如学习成绩)。然而,一旦陷入某个问题当中,这类人的完美主义人格特征会转化为偏执、固执和钻牛角尖,并形成恶性循环,在问题当中越陷越深。这种人格特征往往与幼年时的教育有关。也许小时候受“猴子下山”(故事以批判的态度讲述猴子不专心捡玉米最后落得两手空空)一类故事的深深影响,过分认真的行为习惯慢慢内化为人格特质,已无法使用“是非”判断加以矫正。相反,一些稍显随便的人,往往办事比较顺利,心情也相当不错。正是由于这些人少了一点“是非”,多了一点“马虎”的缘故。


      三、认为来访者不“理性”


      也不一定。多年前有高考作文题“智子疑邻”,讲的是宋国一个富人(智子)“不理性”地怀疑那位提醒他要防盗的邻居偷走他的财宝,而夸奖同样提醒他要防盗的儿子真聪明。故事反映的是95%的人经常也会犯的不“理性”的错误,因此是教育的命题,目的是教育大众更加“理性”。而在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之中,不少人正好相反,他们往往是“理性”有余,遇事反复推敲,矛盾重重,唯恐犯了不“理性”的错误。他们代表人群中5%的人,因此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命题。


      四、认为心理问题是“逻辑”问题


      也不一定。例如两个懒惰的男女(相当于两个“0”分),但他们结婚后的生活却很滋润(0+0=1);相反,有两个勤劳、认真的人结合在一起(两个“1”分),却痛苦不堪(1+1=0);同样,许多来访者的问题未必能用常规的逻辑得到解释、劝解和解决。长期形成的严密逻辑习惯已经深入人心,咨询师自己也可能会受此不良影响。


       五、认为心理问题是“道德”问题


      也不一定。例如一些来访者往往是高风格、高奉献的“高尚”之人,但心里却很痛苦;相反,一些稍显自私、有点小心眼的人却可能心情舒畅。长期形成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个人行为的观念深入人心,咨询师自己也可能会受其影响。国内风行的关于咨询师“用自已的人格魅力”来帮助求助者的说法,正是反映了这种理念,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延伸。


      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工作不全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全是“治病救人”,也不全是咨询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化来访者。心理咨询应是一种特定的职业,使用特定的理论和技术,给那些需要特定帮助的人,实现特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