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5-86455271校长信箱  个人中心

《少年的你》——校园欺凌何时能停?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15 阅读次数:145

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的热映,以及近期出现的“河南7岁女童被3个小男孩往其眼里强赛纸片”的新闻报导的热议,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又重新回归热门。近些年来,有关校园欺凌的事件不断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河南的校园欺凌案也让我们改变了校园欺凌只会发生在初高中校园里这样的观点,小学校园也是欺凌发生的地点。校园欺凌,难以被彻底杜绝,对受害者的身心影响极其严重,而且相关部门和权力机关对此类事件还存在着“和稀泥”的行为。就如河南的这起事件中,校方领导甚至表示“男孩们没有恶意”,这一言论也引来了全网的指责。

校园欺凌给学生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造成受害者产生恐惧、消沉、忧郁、忧虑、厌学,甚至还有自残、自杀的倾向;在长期的被欺凌下,孩子的自尊长期受挫、自信长期受损,很容易对现实的世界不信任,严重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发展,甚至会使他们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

然而在校园欺凌中,施暴者自身也并不是“受益者”;施暴者在欺凌过程中,可能体验到的是愤怒、羞愧、或罪恶感;他们因为长期欺负别人,往往会形成以我为中心的霸气和狂妄,从而会道德失衡、人格扭曲。有调查发现,成人的酗酒、暴力事件中的当事人,小时候大都参与过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其对策

校园欺凌的成因非常复杂,除开社会方面的因素来看,校园欺凌的成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学生同伴间的冲突加剧;学校道德教育的失范以及教师异化的教育方式。对于预防及解决校园欺凌事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努力。对于学校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来提高对校园欺凌案件的预防。

一、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良好的心理素养是成为合格社会人的基础,更是具备其他素养的前提。少年儿童具有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特点,学校应对他们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尤其对那些易动粗口、动手打人的少年儿童适时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学校更应该重视对少年儿童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反暴力教育,让他们清楚校园欺凌不能解决问题,而是一种伤害彼此的恶劣暴行,进而使得少年儿童从自我心理上认同校园欺凌是不正确的方式。

二、关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应注重少年儿童品格教育,即注重思想品德课程和历史课程的道德知识传授、道德情感激发与道德行为的展现。学校制定课程实施制度,切实保证品德教育课程的真正落实,避免德育流于形式。应将校园欺凌防治纳入法治教育、生命教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预防性教育,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树立行为底线意识及掌握同学之间纠纷解决的正确方式。

三、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教师以朋友般的方式与少年儿童相处,更以朋友的语气与他们聊天,会让少年儿童放弃隔阂,乐意倾诉心声。教师应善于通过少年儿童的倾诉而了解他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从而适时排解他们内心的烦忧,进而避免成为被欺凌者; 应善于消除那些喜欢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少年儿童成为欺凌者的念头,进而避免这些少年儿童成为欺凌者。

为避免少年儿童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使少年儿童享有一个良好的学校教育,学校应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使其成为一个具备良好品性的接班人;教师更应提高自我教育素养,从而促进少年儿童间和睦相处,进而避免欺凌事件的发生;而非像此次河南校园欺凌案中,校方不能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对于施暴者的容忍以及对事件的轻视对于受害者而言会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