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5-86455271校长信箱  个人中心

建邺高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晨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7 阅读次数:0

  今天是3月27日,本学期的第八周。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来自高三(4)班团支书郭家新,他的座右铭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另一位是高三(4)班英语课代表王何红,她的座右铭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家冯骥才说:“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在岁月这条长河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如一朵泛起的浪花。这一朵朵浪花,正是岁月更迭的仪式,见证我们一点点地长大,一点点地感悟人生的节奏和意义。今天晨会高三(4)班马程程同学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就是《清明寄哀思,家国情相传》。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欲断魂”三字给我们产生了对清明的刻板印象——悲伤和惆怅。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情感韵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此,《岁时百问》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那么诗人杜牧为何会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大好时节如此伤怀呢?众所周知踏青是清明的习俗,但杜牧伤怀并非是因细雨绵绵破坏了踏青的兴致,“欲断魂”所表达的意思无非是:思乡、思亲跟伤情而产生的一种极端情绪。然而早在唐之前的春秋时期,清明并非仅是节气文化、农耕文化、忠孝文化,更是祭祀文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祀大节。那你们知道清明祭祀这一习俗的由来吗?相传,春秋时期重耳逃亡在外时,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19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史称晋文公。晋文公想重赏介子推,却听说介子推已隐居绵山,后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不便寻找,有人献计,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最后仍然未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死在一棵老柳树下并留下一封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这便有了清明祭祀的习俗。

扫墓祭祀仅是一种习俗,一种仪式,但它更寄托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关怀,表达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重视人伦亲情,重视家庭,重视家族传承的心声、渴望、期冀和寄托,实现了民族认同。在我看来,所谓民族认同,便是天下之本在家,家之根本系国。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顾家情感在世界闻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的家国情结。它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支撑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中国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家庭,是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济如何起落,家庭稳定始终能实现社会和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国本就为一体。

然而清明节将中华民族浓郁质朴的家国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清明时节,人们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聆听传统的声音,载着祖祖辈辈对阖家团圆的殷切期望携家人踏青出游。这样一代代人架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经久不衰,这都与清明文化“不忘根不忘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之和睦,清明文化教化中华儿女懂孝悌忠义;国之兴旺,政治清明,清明文化引领中华儿女以清亮淡泊之心,行端正公道之事。

借助清明文化,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这一问题有了答案。在我看来,是凝聚。凝聚小家的力量,凝聚大家的力量,凝聚强国的力量。而这代代相承的精神力量,正是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要的,一家一户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而无数个平凡的同路人,进行着不凡的奋斗,成就着壮丽的篇章,融入山川大地,融入家家户户的美好生活。这样,这份凝聚显得崇高,神圣,深厚,却又纯洁,简单,美好。人人美好,这便是中华儿女给中国的自信,亦是中国给中华儿女的底气。

清明早已不是简单的节日,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情结、一种精神。我们要做的是将它传承下去,人人都铭记祖先所托,努力做一个于国有用,于礼而循,于义无瑕,于家尽责的人,一点一滴的搭建这润物细无声的广阔舞台,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通往中华的下一个五千年。

最后,祝愿全体老师和同学携家人清明安康!